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航天育种卫星返回种子地面育种研究启动
2006-11-16


  由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138个科研院所、大学及企业参与的全国航天育种卫星返回种子地面育种工作日前在中国农科院正式启动。这是继杂交水稻研究后我国组织实施的又一次大规模的农业科研联合攻关项目。有关专家表示,经过5年的全国大协作,预计可创造出200多个育种新材料、10多个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优异新品种,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地面研究是整个航天育种工程项目的核心,需要进行连续多年的艰苦工作。据全国航天育种协作组组长、中国农科院院长翟虎渠介绍,这一大协作将把9大类生物材料,按照统一的育种试验规范,在不同的生态区域建立航天诱变育种基础群体,鉴定筛选突变体,创制对农作物品质、产量、抗性和生育期等有重大影响的新种质、新材料,培育新品种,并充分利用已经建立起来的国家与地方两级种子推广体系,加速航天新品种的示范和推广;还将同步开展空间单一或协同环境因素作用于生物体的效应模式的比较研究,探索航天环境诱变农作物基因组DNA变异的机理。
  
据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介绍,1987年以来,我国利用航天育种技术已经诱变育成一系列高产、优质、多抗的作物新品种、新品系及新种质,并应用于生产,初步显示了航天育种技术变异幅度大、有益变异多、可获得在地面传统诱变育种中难以得到的效果等优势与特点,是快速培育优良新品种的有效新途径。
  
新闻背景:为加快航天育种诱变机理及相关技术的研究,推动航天育种事业的发展,2003,国务院批准发射育种专用卫星,实施航天育种工程项目,实施总体上分为星箭工程和地面研究工程两个阶段。我国第一颗专门服务于农业科技的返回式航天育种卫星——“实践八号20069915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上装载了经过认真筛选的9大类、2020份生物材料,涉及水稻、麦类、玉米、棉麻、油料、蔬菜、林果花卉和微生物菌种等152个物种,总重量208.8公斤。经过15天在轨运行,返回舱于20069241044在四川省遂宁地区成功回收。926,国防科工委在北京将返回舱农作物种子正式交付农业部。

作者/出处:光明日报 阅读次数 [9004]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全省党委农办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培训班在长春举办 
 多作物智能化联合收获技术研讨交流会举行 
 增肥黑土地 筑牢大粮仓——吉林加强黑土地保护一线观察 
 综合利用,盐碱地变丰产田 
 持续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提质增效 ——访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副会长胡乐鸣
 甘蔗专家组出席2025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并现场指导
 农业农村部部署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工作
 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会议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做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等工作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赴湖南学习高标准农田建设“机器管招标”新模式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0951]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5313]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5170]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5144]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4953]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764]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371]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3202]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3043]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560]
   

主办:松原市宁江区农业机械管理局 地址:松原市长宁南街1318号 邮编:138000
电话:0438-5189707 http://njq.jlnongji.cn